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,2025年1月至5月,中东市场出海合作/订单量高达33.95GWh,中东已成为全球储能的重要增量市场之一,迈入GWh级大规模订单时代。头部厂商集中厮杀的超大体量项目之外,细分应用场景下,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应用的大幕,正徐徐展开。
一、抽油机背后的“电费账”:弱电网、高倍率冲击之困
油田供电方式主要有自备电厂和柴发独立供电两种。
如使用柴油发电机独立供电,则面临高投资、高用电成本与运营成本的问题。为应对间歇性、高倍率负荷冲击,需预留过载余量,不得不超配机组造成初始投资浪费;柴油成本居高不下,以柴发为主要电源用电成本极高,柴发机组24小时连续运行,会加速设备损耗导致寿命缩减至仅2-3年,以国内为例,平均度电成本高达约3元,运营维护成本极高。
二、机组设备成本、电费直降30%, 多能互补微电网成为新选择
科创基于中东大型油田场景定制了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解决方案,直击电力需求痛点,届时将在10月的沙特光伏及储能展向合作伙伴们正式介绍。
通过光伏和储能提供基础电力,替代了柴发主电源、局域电网与市电,柴发仅作为备用电源使用,形成一个多能互补的微电网。同时基于AI算法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,可实现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,有效解决弱电网地区供电难题。以国内同类方案为例,其优势具体体现在:
用电成本直降30%+:通过绿电代替柴油发电机,储能系统通过储存电力并在高峰时释放,平滑负载、减轻电网压力、提升稳定性。企业使用新能源电量结算,用电成本较传统柴发供电可降低30%以上。
降低投资与运营成本:无需超配柴油发电机,高倍率负荷冲击由光储系统”承伤“,可减少对备用或更大容量发电机组的设备投资成本;作为备用的柴发机组,寿命也相应得到保障,从而降低了初期投资和设备维护的成本。
保障供电连续性: 系统支持构网+快速切换技术,可在电网故障或柴发停机时,实现风光柴储独立系统与柴发系统之间的无缝切换,提供紧急电力,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损失,确保油田持续运营。
三、无惧恶劣环境,全场景适配
尤其在油气设施或人口密集区域附近,火灾风险和设备安全性成为关键评估因素。
科创光储一体化系统将电芯完全浸没于冷却液中,隔离空气,从而杜绝了温度、氧气两个燃烧要素,从源头杜绝了安全隐患。
通过直接接触冷却液散热,实现精准热管理,在高温环境下将电池簇温差控制在≤2℃,使电池系统寿命与单体电芯寿命一致。其全封闭结构形成物理防尘屏障,彻底隔绝沙尘侵入,冷却液介质隔绝电极-粉尘接触路径,大幅降低了高沙尘频发环境下的维护需求。